图①:山东省东营市东庞社区精准扶贫关照中心,志愿者指导老年人科学健身。 |
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,改善农村人居环境。
持续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,乡村学校让孩子看见大世界;家庭医生上门诊疗,为脱贫户建立健康管理档案;住房安全动态监测,兜牢民生底线……脱贫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不断完善,脱贫群众生活更安心、更幸福。
——编 者
从有学上到上好学——
办学条件更优化
教育质量上台阶
孔家瑞(化名)停住足球,看准球门,用力一脚,“砰”,球似离弦的箭飞出。“好球!”教练在旁喊道。孔家瑞擦擦汗珠,腼腆一笑,比出胜利的手势。
孔家瑞是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铜井镇中心小学的学生,也是校足球队的主力队员。现在的孔家瑞阳光、爱笑,可就在几年前,他还是个寡言少语的孩子。“以前家里穷,娃差点辍了学。”孔家瑞的奶奶说。
2016年起,沂南县建立在校学生入学登记台账,加强贫困学生流动情况监测。县里了解情况后,为孔家瑞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所有费用,每年发放资助金2000元,一直持续至今。
“2020年沂南县全面脱贫后,全县继续实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,建台账、免学费、发补助,确保上学路上一个不少。”沂南县教育和体育局工作人员贺俊波说。2021年以来,全县共为学前到中职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资助金12119人次、1167万元,脱贫家庭辍学学生数量始终保持动态清零。
走在铜井镇中心小学校园里,多媒体教室窗明几净,设备齐全;运动场上,孩子们在阳光下自由奔跑。铜井镇中心小学地处沂蒙山区腹地,曾是山东省扶贫工作重点村校,近两年,学校办学条件持续提升。
脱贫不脱帮扶。沂南县重点加强脱贫地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。2021年,县里投入专项资金,建设校舍项目18个、运动场地4个、配套项目4个,总投资1.7亿元。自脱贫以来,沂南县加快学校网络提速扩容,从全县选拔优秀教师,录制课堂视频,传输至网络平台,发挥带动作用,有效提升了脱贫地区学校教学质量。
“未来,我们要推进控辍保学从动态清零向常态清零转变,提升脱贫地区学校办学能力,提高乡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,让每一名山区孩子享受公平优质的教育资源。”沂南县教育和体育局局长郭万堂说。
从治得起到护健康——
健康帮扶下功夫
医疗服务更完善
“最近有点气喘,不晓得咋回事。”老崔撸起袖子,伸出手臂。
尹广丹给老崔套上血压袖带,自己戴上听诊器。“高压135,在正常范围内,气喘可能跟最近降温有关,注意保暖。”尹广丹摘下听诊器说,老崔听后长舒一口气,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。
老崔叫崔文科,今年60岁,是云南省会泽县钟屏街道双河社区的一名脱贫群众。2018年7月,老崔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做了手术,心脏搭了3个支架。作为崔文科的签约家庭医生,钟屏街道卫生院医生尹广丹把老崔当作重点关注对象,给他建立了健康管理档案,每月上门两次为他测量血压等。
“还是不能大意,要按时吃药,有问题随时给我打电话。”临走时,尹广丹不忘叮嘱老崔。
“谢谢医生!”老崔的感谢发自肺腑。手术时,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老崔享受了基本医保、大病专项救助和托底保障三重报销,自费比例仅占10%,花了不到6000元。去年复查,已脱贫的他继续享受健康帮扶政策,5000多元的费用经报销,个人只出了470元。
此外,了解到老崔和老伴患有高血压,社区还为两人办理了慢性病就诊卡,买药也能报销60%。
会泽县地处乌蒙山腹地,曾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乌蒙山片区集中连片特困县。脱贫后,为进一步提升群众健康水平,防止出现因病致贫返贫现象,会泽县持续做好疾病分类救治,对36种大病患者进行“一人一档一方案”管理,落实脱贫住院患者“先诊疗后付费”政策。目前县域内28家公立医院、11家民营医院持续实施“先诊疗后付费”和“一站式”即时结报。
在保持现有健康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的基础上,当地持续优化完善相关措施,大力推进脱贫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。截至2021年12月22日,全县有家庭医生团队610个,团队医生1541人,单个团队年平均服务人数500人。全县在签状态居民304879人,其中建档立卡脱贫人口签约211306人,四类慢病履约率100%。
从有的住到住得好——
住房安全不发愁
乡村环境更宜居
“老蒙,新房子住得怎么样?有啥问题吗?”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八好村弄麻屯,村干部罗玉忠关切地问。到村民蒙海先家查看房屋安全情况,是罗玉忠每周的例行工作。
“过去的木头房子透风,不牢靠,总担心发生火灾或房子塌了。现在政府定期派人过来排查房屋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,我感觉很放心!”搬进新房一年多的蒙海先,住得踏实。
大化县位于大石山区,石山占全县总面积的90%以上,曾是广西极度贫困县。长期以来,因交通不便,当地群众多就地取材,用木头、碎石建房,安全隐患多。
2020年,大化县多渠道筹集2亿多元资金用于农村危房改造,成功改造9590户,让4.12万农村贫困群众告别危房。弄麻屯30多户人家,先后从人畜混居的木头房搬到了牢固安全的砖混结构房。
脱贫群众住上了新房,对房屋的巡检和维修也提上了日程。当地地质灾害时有发生,村民们的新房又大都依山而建,需要定期排查风险。为此,大化县对农村住房进行常态化监测,包户到人、责任到人,建立起了一对一的跟踪监测机制。
鹅黄色的外墙,锃亮的不锈钢台阶扶手,蒙海先的家美观整洁。大化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农村危房改造办公室主任陶毅介绍,新房建成后,大化县对每家每户的外墙进行了统一装修,还积极进行村屯美化,持续改善人居环境。
“节前家里新添置了沙发、电视和冰箱,日子真是越过越舒坦!”看着宽敞明亮的家,蒙海先脸上满是笑容。今年春节,外出务工的儿子和儿媳回村过年,蒙海先一家人在新房里过了第二个团圆年。
“‘十三五’时期,广西农村共推动实施了48万户危房改造。”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叶云介绍,2021年,广西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,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改造对象的范围;同时开展动态监测,调整优化政策,保障农村低收入群体的基本住房安全,改善人居环境。2021年广西农村10448户危房改造工程已全部竣工,开工率和竣工率均达到100%。
图表数据来源:教育部、住建部、国家卫健委
本期统筹:郭 玥
版式设计:汪哲平
《 人民日报 》( 2022年02月11日 04 版)
相关新闻: